2025年5月23号,当地时间初夏午后,巴黎人文交流中心迎来了一场文化盛宴。国际著名艺术家、旅英画家、书法家——曲磊磊先生,为众多美术爱好者带来了一场题为《对话曲磊磊》的令人陶醉的艺术讲座的精彩分享。
曲磊磊以其深厚的艺术造诣与横跨中西的创作视野,早已在全球艺术舞台上声名卓著。他的作品被大英博物馆、中国美术馆、阿什莫利安博物馆、法国塞努齐博物馆等国际顶级艺术殿堂收藏,堪称当代中西艺术融合的典范。他的艺术,不止于画,更是一种文化的对话,一种思想的桥梁。
讲座由康素容女士与特意从伦敦远道而来的薛忆莎女士共同主持。
在讲座伊始,法国塞努齐博物馆主管中国与韩国艺术的馆长贝莱克先生简要介绍了该馆为何收藏曲磊磊作品的三重理由:其一,博物馆曾与居住在法国的多位画家有过深度交流;其二,曲磊磊作品中独具一格的美学内涵赢得了博物馆的高度认可;其三,他在英国所接受的严谨艺术训练,使其创作更具国际语境中的艺术张力。
讲座中,曲磊磊将自己的人生比喻为书写“人”字的过程:前半生是在中国书写的那一“撇”——受教育、觉醒的阶段;1985年移居英国之后,进入书写“捺”的旅程——自觉、蜕变与升华。他首先展示了“撇”的代表作《如风》,探问“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一如哲学的三问,亦如灵魂的回响。
接下来,他娓娓讲述了“捺”的艺术历程。在英国的岁月里,他以更高的视角、更广的视野,将西方、世界与中国艺术在创作中交织融汇。他将这段长达数十年的探索划分为八个阶段,并用八个系列作品加以展现。
在《水墨英伦》系列中,曲磊磊以中国传统笔墨描绘英国风景、生活与人体艺术,开启东西方艺术语言对话的新篇章;《此时此地面对未来》系列中,他以“手”的符号,传达世纪交汇处全人类共同的焦虑与希望,实现“小我”到“大我”的精神飞跃;《每个人的一生都是一部史诗》系列关注个体生命的独特轨迹,彰显人文关怀与生命的尊严;《历史与人性探索》系列以超现实主义的笔法,通过《帝国》等作品探讨人性与文明的深层命题。
在《元素与人性》系列中,他融汇中国五行哲学,构建装置艺术,探索人类与自然、与世界之间的关系。他的作品打破传统中国画以线条为主的限制,以“光”为核心,融合西方的光影技巧与中国水墨的神韵,拓展了水墨表现的新边界,展现出浓厚的文化融合与创新精神。
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落幕。曲磊磊特意向到场的欧洲卫视总裁陈世明先生赠送了两幅作品,寓意交流、友谊与艺术精神的传承。
观众 王瑞民
“今天是苏苏老师来邀请我过来的,过来之后,曲老师讲得很好,首先一个是观念和技法,实际上所有的专业都是这两个方面,一个是专业的,一个是观念的,这两个方面,包括音乐也是, 音乐里面弹钢琴,我女儿在这边弹钢琴的,那么一个是技法,再一个就是对音乐的表现,我觉得今天这个曲老师讲的这个特别好,而且他整个他的发展的过程,包括这个各个时期,有很多的代表作来反映一个主题,我觉得确实很好。”
观众 卢璐
“今天我看了这个曲磊磊老师的讲座,给我感受最深的是,我现在突然理解什么是中国文化可以走向世界,我们总是说中国的就是世界的,但是之前很多我们看到的很多话还是很中方的,但是今天我看到曲磊磊老师他从他的角度来说,真是他是实际上东方和西方都会有一种共同的一个共同的情感,共同的感受,这是我觉得特别特别感受, 这是说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其实我们都是共同的人类,有一个共同的感情,我们是相互共通的,我觉得这个感受让我非常深刻。”
观众 王樱谕
“其实有就是在讲到911事件的那个就是那个画作的时候,其实我是有点感动就是要到快流泪的那种,就是因为确实是非常细节的东西,然后艺术家他有那个敏感度能够把它抓住,然后用很形象的这种方式表现出来,所以我觉得那个是非常非常就是打动我的一个时刻, 那个可能是我情感上就是我自己的感觉是让我自己最有内心最有波澜和反响的那个那一刻。”
观众 宣言
“我也是就是朋友邀请嘛,来看一下有一个著名的画家从英国过来做一个小的讲座,真是不虚此行,我觉得给我的感受是了解一个画家的一个相当于一个人生历程,我觉得这给我的印象还蛮深的,相当于这半个世纪他从自己的年少时光在中国的发展,后来又到了英国,经过他每五年的一个跨越吧,他是每五年一个跨越, 能够看到一个画家的成长和他把东西方文化的一个交融还有一个对照,来形成他自己更加独特的一个画风,一个个性和一个人生的感悟都融合在里边了,给我们其他的读者来说或者观者来说也有一些人生的启发吧。”
这是一次艺术的回响,一场灵魂的对话,更是一段跨越文化、时代与思想的美学之旅。曲磊磊用他独特的“撇捺人生”,在东西方文化的交汇处,书写出属于当代艺术最动人的诗章。
欧洲卫视 巴黎报道
欧视MandarinTV ——法国最高视听委员会(CSA)批准的主流电视台,用法语和汉语客观、公正报道全球新闻,不仅具有权威性,更有时代感和贴近生活的温度,我们一直努力用心创造价值,每一分钟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