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香文化在中国历史中
扮演着一个怎样的角色吗?
是否想前去品鉴迪奥香水师
为此次展览特别研制的中国古香?
得益于上海博物馆的合作
及迪奥香水的大力支持,
2018年的巴黎早春
已被中国香氛环绕,
巴黎市立赛努奇亚洲艺术博物馆
最新展览,
"中国芳香:古代中国的香文化",
诚邀你透过感官嗅觉来了解:
自公元前3世纪至19世纪以来的华夏文明!
作为巴黎市博物馆联盟成员中唯一一家专注于亚洲艺术的博物馆,巴黎市立赛努奇亚洲艺术博物馆 (点击查看详情 ) 的最新展览将带你体会一场嗅觉盛宴:“中国芳香—古代中国的香文化”。本次展览与上海博物馆共同策划主办,来自上海博物馆的 91件 /组珍贵瓷器、绘画、书法、青铜器在经过长途旅行来到法国,时间涵盖公元前 3世纪至 19 世纪。结合赛努奇市立亚洲艺术博物馆 19件/组中国古代收藏,此次展览将向你发出一次前所未有观展邀请,一边看展一边体味着不同年代的古老芬芳。怎么样, 想透过感官嗅觉来了解中国历史吗? 想在异域寻找共鸣吗?跟随小编的脚步就对啦 !
"中国芳香:古代中国的香文化"
PARFUMS DE CHINE
La culture de l’encens au temps des empereurs
2018年3月9日 - 2018年8月6日
中国的香文化自古以来就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无论是在宗教礼拜上,抑或文人雅士们的生活艺术,“香”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各式各样艺术品的诞生。由“香炉”至“香几”,古代的能工巧匠们: 青铜制造者、漆匠、竹刻艺术家等精湛的技法将一一呈现于此次展览中。同时展出的还有陈洪绶的画作,透过多位隐士及文人与“香”文化的紧密关联,来展现中国文明宗教祭祀、日常生活中的“香”。
此次展览,已经是我们自1998年及2013年后第三次与上海博物馆联手合作,为了使展览更具特色,我们还特别邀请了法国迪奥香水首席调香师François Demachy,为我们重现这些魅力古香。由法国笛卡尔大学药剂室(la pharmacie de l’Université Descartes)囊借了第一手古香料,François Demachy以此为灵感配置了四种新款香水。同时,亚洲文化研究中心实验室的专家Frédéric Obringer, 则为整个展览布局调制了独家的香氛配方。
下面,就跟着小编一起,
按着时间顺序,
感受唐、宋、元、明、清
的香文化,
在展览中慢慢体味古代中国
的芬芳吧。
--------------
第一部分:
香:由汉至唐的宗教及世俗礼拜
(前3世纪-9世纪)
周朝时期(前1046年-前256年),香文化于各种典礼仪式中熟悉可见。香之存在,可所谓是人们与神明之间的“信息传递者”。每每各种仪式过程中,我们通过香的燃烧所产生的特殊的气味,从而祈求神灵的佑护,来驱赶不吉和疾病。
汉朝统一后,汉武帝的外交及经济政策得以让当时来自亚洲东南部及中东部的檀香、脑香、安息香和乳香这些外来香料,经由丝绸之路流传入内。随之,唐朝佛教的盛行又使得一些印度香料流传入大唐,如丁香等。
-----------------
第二部分:
宋元时期的文人雅士及香文化
(10-14世纪)
宋朝(前960年至前1279年),香在新一代文人精英中被广泛使用,相关的内容出现在印刷书籍以及科举考试中。香文化开始变成文人雅士的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
第三部分:
明朝时期的香文化-生活的艺术
(14-17世纪) 文人雅士文化
明朝时期的精英阶层继承了宋朝时出现的文人雅士文化,15世纪,文人的生活方式已经深深影响了教育、官僚等社会中上阶层。同时,各级官吏、富足的商人们也承接了这种生活方式。香作为重要的元素被高濂(1580-1600)及文震亨(1585-1645)编载于"生活的艺术"(文震亨:《长物志》,高濂《遵生八笺》)中。
------------------
第四部分:
明朝时期的香文化-生活的艺术
(14-17世纪) 个人信仰
香在明朝时期的文人居士的住宅中随处可见,不但被摆放在祭奠祖先的祭坛旁,香氛也被用于其他的私密空间内,例如信仰佛教或是道教的祭台上。
-----------------
第五部分:
明朝时期的香文化-生活的艺术
(14-17世纪) 香的其他用途
香微妙的特质,外加其能够除臭、净化以及具有治疗的功能,使之成为贵族家庭中私密之地的重要之物。冬日,高濂提倡将葫芦里塞满香氛,继而将装满花的花瓶悬挂于床边,以此来消除疲劳和置换心情。香氛还可用在枕头芯里,古人熊宗立(1409-1482)的配方为:芍药、檀香、丁香、麝香等。
香不仅仅可用来分辨社交地位,同时也可用来保持良好健康,增添生活舒适度。
----------------
第六部分:
清朝时期的香传统
(17世纪-20世纪初) 宫廷里的香
清朝皇宫的档案记载让我们可以详细了解到宫廷内和紫禁城以往的生活场景。清朝早期,香在皇室的仓库储存着,并注明着“国库所有:宫廷内贵重香氛供需”,尤其是沉香,格外珍贵。香在皇宫内外典礼仪式中的使用也占据着一个至关重要的角色,通常于天安门、地坛、日坛、月坛以及皇族祭奠祖先的典礼上,总有香时常相伴。根据以往的资料记载,香也作为药材在在药典中使用。例如沉香、龙涎香、紫降香、丁香以及白檀香等。
------------
第七部分:
清朝时期的香传统
(17世纪-20世纪初) 香衍物
如果我们把康熙、雍正和乾隆看作清朝三位最有作为的皇帝,那么,清朝时期用于制作香氛物品的材质也是最为高贵典雅的。从每个物品的细枝末节都可看出是经过精雕细琢过的,这一时期对于技术的应用在任何艺术领域都是无可匹敌的。新技术也从而促进了对不同功能、材料的香衍品的制造。例如,我们展览中便可见的香炉、香筒、香盤、香插以及印香炉等。
来源 : 巴黎市博物馆联盟